最近干活的时候经常会回忆起我选择吃电脑这口饭的原因,电脑这种东西,很早就在脑子里启蒙了。
我的大学专业选择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原本是想选软件技术的,但是高中的时候看了一些书,里面和代码有关的片段,当时真的吓到我了,在高中时的认知,这玩意和天书一样,直接导致我选专业的时候不太敢选,只好选择了网络技术,然而后来发现网络技术也简单不到哪去。
启蒙
很小的时候,估计是在1996年到2003年之间的小学期间,家里有一台二伯从南宁带回老家的,很老旧的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爸妈都会看新闻联播,并看新联联播结束后的天气预报和焦点访谈,后面两个当时我不知道是啥玩意,但是对新闻联播里那些闪得很厉害的电脑画面很感兴趣。
可能国家当时已经在努力发展电脑这种东西,新联联播里经常会出现一帮人,坐在一台我觉得是电视机的东西面前,然后那个电视机闪得很厉害,爸妈跟我解释说那个东西叫电脑,他们也不知道做什么用的,叫我不要像他们一样坐太近看电视,会弄坏眼睛,后来过了几年,才慢慢了解那个叫电脑,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为什么它闪得厉害,我还是不懂,后来不知道老哥从哪里知道了原因,告诉我,是因为电脑的频率和我们电视的频率不一样导致的,实际不会这样,我第一次知道频率这个词,但是我知道了“实际不会这样”,当时我不知道什么叫频率。
关于电脑是什么东西,主要是来自课本上的一篇课本,现在还记得,名字叫做《电脑管家》,就是这篇课文,非常严重地向我科普了一下电脑的知识,了解了一丁点它能干什么,关于《电脑管家》这篇文章,可以网络搜索【小学课文 电脑管家】这个关键字找到,它是启蒙路上重要的一篇课文。
参考:https://www.douban.com/note/740837384/
假电脑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村里有一个在城里工作的堂哥,带了一台长城打字机回去,跟我们几个小孩说那个是电脑,我们也不懂是不是,就认为电脑就是这样的了,一个黑白的显示器,加上一个键盘,一开机就是黑白的预设好的打字页面,默认的打字输入法就是五笔,好像也只能用五笔,给我们几个小孩玩,我们就随便按键盘,随便出来一些字,但是因为我什么都不懂,按不出自己想要的字,只是觉得好玩,仅此而已,后来多年后,才发现电脑根本不长这样,纯粹就是一个打字机而已。
正好这家人的家里还有一个小霸王学习机,我们几个小孩会去打游戏,其他几个小孩只打游戏,超级玛丽之类的,但是只有我注意到这个游戏机和那台冒充电脑的打字机的键盘是一样的,我总觉得这东西不止能打游戏这一个用途,同时家里晚上看电视的时候,电视上就会放这种小霸王学习机的广告,已经不记得我从哪里了解到这种东西,可以用来学打字,就跟爸妈说想要一个这样的东西,爸妈不许,毕竟这确实太贵了,印象中要80多块钱一台。
转机出现在一次生日,爸妈不知道哪里学来的,给我买了个蛋糕,关了家里的灯,点上生日蜡烛,也给我做了好吃的,吃蛋糕前问我想要什么,我说我想要一个键盘,爸妈有点为难,但也没有拒,可能不想在我最开心的时候拒吧。
后来我和奶奶聊天,跟她说很想要一个键盘,多年后,我爸妈跟我说,就是奶奶跑去跟他们说的:给阿阳买个键盘吧,他真的很想要,就是这句话,让爸妈决定给我买一个,花了85元,当时我是不知道这个事情的,是多年后,直到我到桂林上学后爸妈才跟我说这个事的,如果不是奶奶的劝说,我得不到这个学习机,可能奶奶是怕我以后真的要吃这口饭吧,虽然她也不懂这是什么,不是劝爸妈给我买一个,后面证明,这个决定是真的对的。
小霸王学习机
有了学习机,马上就在老家的电视机前装了起来,说明书很简单,只有一张纸,太过简单的说明书,使得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探索,才能成功地把画面和声音在电视是调出来,同时太过简单的说明书,也增加了学习障碍。
主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打字,在当时那个年代,五笔打字就是王,所以我把所有的学习时间都花在五笔打字的学习上,毕竟里面的音乐功能和编程功能,对我来说还是太遥远了,先把打字学会了再说。
用这个学习机学习键盘布局、五笔字根、玩打字游戏,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慢慢熟悉起来,再到玩打字游戏再也死不掉,我知道我跟当时的小学同学之间有差距了,可以装逼了。
后来一次放假,去兴业县表哥家玩,看到他用他家的学习机打出了一篇文章,才知道,原来除了用打字游戏玩,还可以自由地打字凑成一篇文章,模式切换只需要按一下键盘上的F3,回到自己家后,马上操练起来,又花了不少时间,终于可以打点字了,当时的打字速度估计在3个字每分钟,并且准确率很低,因为当时学习五笔输入法的资料太少了,只有简单的一张纸,上面写了五笔的规则。
在电视广告的轰炸下,有些同学家里也买了这种学习机,白天上课放学后我会去同学家里玩,把我的经验传授给他们,当时主要还是装逼为主,因为同学们的心思都在打游戏上,他们把学习机很直白地叫做游戏机,后来看他们实在没啥兴趣,我也就跟他们一起打游戏了,这是很快乐的一段时光。
上面提到的那台打字机,后来那家人送给了我隔壁的大伯家里,不过他们家的孩子根本不知道用来干什么,反倒是我,白天的时候他们在干活,我一有空就跑过去开机,学打字,因为学习机是在老家的,如果放假了,我就会住在国道边的油坊家里,所以我经常过去用大伯家的打字机练打字,主要练法就是拿故事会、意林、读者等这些杂志,把里面的文章在打字机上打出来,用这个方法来练,因为没有学习机键盘冒上的字根提示,只能硬硬地回忆字根键位,从一分钟两三个字,慢慢地到后面可以一分钟大概二十个字,经历了挺长的训练时间,然后这台打字机就完成了它了使命,我对它不感兴趣了,同时也因为开学,我又玩起了小霸王学习机,同时游戏也是要玩的,还是超级玛丽、魂斗罗、松鼠大作战这些经典,都通关过。
(这是第二台机,第一台找不到了)
接触电脑
第一次接触电脑,是去隔壁村的姑妈家,说是隔壁村,其实还挺远的,特别是当时去哪都是走路的年代,如果不是特别远的地方,都是走路,要走很远。
是因为姑丈在贵港的扬翔饲料厂工作的,据说是因为做得不错,饲料厂奖励了一台电脑,摆在家里, 我知道后我想去看看,可能是奶奶联系了姑妈,在一次圩日的时候,把我交接给姑妈,我跟姑妈回她家住几天。
也就是那几天,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电脑,用的是WIN98系统,表哥给我演示了开机,和点开某几个图标就会直接播放音乐等操作,就这几个操作,就已经足够震撼我了,不过当时我已经会用鼠标了,因为学习机有扫雷和绝牌接龙游戏,通过这些游戏,学会了用鼠标。表哥教我开机,和几个图标的软件是用来干嘛的,叫我自己玩,然后就出去浪了,我就开始探索,我记得我打开了表格,不知道干嘛用,然后打开了WORD,一看就知道是用来打字的,继续用这个练起了打字,不得不说,体验比学习机真的好太多。
当时还不会关机,我以为就是按开头,毕竟那个电脑上的开关按一下,电脑嗖地一下就黑了,我以为就是这么关的,后来姑丈看到后,教了我真正的关机方法,幸好我的暴力关机法没有整坏它,不然在那个年代,真的挺大单的,表哥对这台电脑没什么兴趣,所以除了开机那几分钟的指点,对我没有更多指导了,因为他不是个爱学习的人,属于在村里东搞西搞的那种人,三更半夜不回家的,经常和姑丈干仗的,我总觉得这家人很暴躁,使得我感觉这家人有点可怕,不过他们对我一直都挺好的,姑妈很照顾我。
我在姑妈家呆了大概七八天,从电脑附带的说明书里,知道了一丁点的CMD命令,玩了屏幕保护程序,玩了音乐播放软件,因为没有网,当时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网络,来来去去都是那几首歌,听得有点腻,主要还是打字,在这台电脑上还学到了些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我已经忘了,但是我忘不掉的是电脑屏幕上经常蹦出来让我非常费解的几个字:非法操作,当时我很奇怪,警察是怎么知道我有没有非法的,也没人来管我,到底非法在哪里。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电脑的几天,探索了很多,对电脑有了一丁点的实操和了解,然后又在某个圩日,姑妈带我到镇上,又交接给我奶奶,我就回了家。
到这里我就知道真正的电脑是什么样子了。
那台学习机我还是继续用,不过它已经满足不了我,中途换过一台学习机,因为坏掉了,一样的东西,第二台只要46块钱,价格几乎降了一半,当时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知道了,时代总要进步的,外面的世界竞争很激烈,对我们来说,就是电子产品变得便宜了。
学习机在我的小学6年里,给我带来很多快乐,但因为学习的资料和没有人指导,学到的东西不多,但是在那个小村子里,我已经算是比较懂得多的了。
甚至镇子里一个搞闭路电视的人,为了向镇里的人广播一个通知,都找到了我爸,叫我爸带我去他家帮他把通知的文字打出来,因为他不会打字,我一边打字,他一边问我怎么拆字,没想到我一个十岁小孩,教一个二十多岁的人五笔打字,然后当天晚上我就在家里的电视上看到了这个文字广播,那时我不懂,但是现在回想,老爸当时应该是隐约觉得我要学这个是有用的,那个搞闭路电视的人,把学习机的画面直接接入了闭路电视线路里,这个通知就显示在了镇子里的人的电视机上。
初中电脑课
小学毕业后,到了镇里上初中,在初中里每周有一节电脑课,电脑室离正经的教室相距400米左右,上一节课一下课,我们一帮同学就会百米冲刺一样冲过去,大家对这玩意儿都很感兴趣。
不过大家坐在电脑前,其实是没有老师讲课的,印象中老师也就教了怎么关机开机,鼠标怎么用,让我们自己玩一下打字游戏,电脑系统是WIN 98系统,因为我们的基础都太差了,老师讲课,还不如让我们自己按着兴趣自行探索,有什么问题再问老师就行,和其他同学相比,我探索得比他们深,已经不是在仅玩的这个阶段了,而是在想电脑是怎么运行的了,不过当时没探索成功,电脑的硬件构造倒是有了一丁点了解。
顺便说一句,初中里那电脑室的电脑都很破,有一些坏的电脑拆机在那里,老师平时会去修它,我看那些板子插的卡,挺像学习机插的卡的,我以为插的就是那些东西,后来才知道是我肤浅了。
初中的电脑课,平平淡淡,都靠自己探索,毕竟那破电脑,没有联网,除了玩点小游戏,学一学打字什么的,没有更多收获了,同学们倒是很喜欢玩和打字有关的小游戏,这很正常,只不过是我已经过了这个阶段,后来我就不太爱去电脑室了,大家百米冲刺去电脑室的时候,我就走路去,或者不去了,去的时候会指导一下旁边的同学,这样有几个同学也慢慢知道我对这个比较了解。
---------------------------------
这里有个插曲,在初一的时候,正好是非典疫情在全国流行严重的时候,我们在实在学校里, 不能出去,几乎一整个学期都呆在学校里,有时候非常无聊,没有剪头发,头发是有使以来我头发最长的时期,到了疫情后期,开始有好转,学校放松了一点,允许周末的时候在镇里的同学回去,村里的太远,学校不放人,学校里人少,就更加无聊了。
我们的班主任,当时的正班主任脖子动手术,代理的班主任是一个年轻的老师,为了防止我们太过无聊,搬了一台电视和电脑主机到课堂里,然后接上教室里预留的一个网络接口,教我们怎么上网,主要教我们认识网址,怎么搜索,怎么用hao123网站,讲得很细,就这么一节课,我学到了之前没没有了解到的新知识,虽然只是听讲和看演示,没有实操,但是这些小知识深刻地印在了脑子里。
网吧
上了初中后,好像还在初一的时候,镇子里的街上突然开始出现网吧这种东西,可能是毕业的大学生回家创业了吧,当时我不太敢去,因为在当时的年代,两块钱一个小时的价格,我这种渣渣是很难下决心进去玩玩的,并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路过网吧的时候总是看到里面的人玩游戏,使得我认为,网吧和镇里的游戏室一样邪恶,就一直没进去探索过。
但是网吧越开越多,同时在镇里的网吧最终估计达到6家这样,路过得太多了,使得总想进去看看,后来有一天,和一个同学在周六放学后进去看看,那些电脑,一言难尽,比学校的还破,显示的颜色也是有严重色差 的,体验感特别不好,我试着上上网,我输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网址是:www.cctv.com,记得这个网址,是因为当时的新闻联播结束的时候都会念这么一串,印象深刻,脑子里也只记得这个网址,在这个中央电视台网站里看来看去,好像不是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就在hao123网页上找东西,看看有什么感兴趣的,找到了什么,现在已经完全忘记了。
但是因为电脑实在是太破了,也因为天快黑了,得赶紧回家,我先撤了,同学还在里面探索,不知道他探索些什么。
世界变得很快,印象中是才到初二,镇子里的网吧在一年的时间内,很快就提升了电脑质量,环境也弄得亮堂了起来,看起来不像是游戏机室了,然后手里攒点爸妈给的生活费,到了周末可以去玩玩,经常和一个很要好的同学一起去,但是别人都是玩游戏,只有我不玩游戏,我还是探索各种小东西,比如如何下载MP3、有些什么有趣的网站、如何下载FLASH动画、有些什么有意思的软件等等,但奈何没有任何可以存储的东西,下机则消除一切,只能留在脑子里,在我大约六年的网吧生涯里,从没有在网吧里玩过游戏,全都是各种探索。
第一个QQ号是在初中时代获得的,留存至今。
------------------------------------
到了高中,过滤了一批上不了高中的初中生,不得不说,高中过滤了一批人后,学生质量明显提高多了,和同学们平时的聊天里,关于电脑这种东西的话题很多,但是不意外的是,几乎都是聊游戏,不是我感兴趣的东西,但好歹话题有很多是和电脑有关了,家里给的生活费也相应地多了一点点,同学们经常提到周末去网吧通宵,我不太理解通宵在网吧玩游戏这种行为,我对一件事情再怎么上瘾也达不到通宵去玩的地步,不过周末的白天我有时还是会和同学去网吧,同学在旁边玩游戏,我继续折腾我自己想看的东西。
高中的时候是在离贵港市8公里多的一个叫横岭乡的地方读高中,而离市区再远6公里的八塘镇,就是我经常和同学同末跑去网吧的地方,两块钱的车费,再加上几块钱的网费,就是周末的快乐来源。
当时父母在贵港的一个亲戚的厂里打工,有时候我会去厂里住,有空的时候会去1公里外的小市集玩,在一个网吧旁边有一个新华书店,经常会在这个书店里翻一翻电脑书,然后就钻进旁边的网吧实操,到这里算是终于有一丁点知识的指导来源了。
当时父母怕我自己出去学坏什么的,曾偷偷跟在我后面,看看我去干嘛,看到我进书店,他们就放心了,这是过了多年后,到我大专毕业工作后,才告诉我的,幸好他们耐心不多,没看到我进网吧,不过他们知道我对电脑很感兴趣的,我也跟他们说过以后想去学电脑,所以对我进网吧玩的事情,应该也不会太反对。
在贵港市江南区汽车南站附近的各大网吧里,留有我的很多足迹。
第一个邮箱,是在高中时代获得的,至今还在使用,网易邮箱、网易博客、网易相册、网易贺卡、QQ空间,都是在这个时期玩的。
网易相册,这里必须要好好地感谢它,在我没有任何存储设备的年代,只有163相册,做到了免费并且无损地保存照片,让我在以后有电脑后,可以批量下载到电脑中保存,如果不是网易相册,我可能会损失好几年的记忆。
在高中阶段的网吧里具体学到了什么,现在确实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因为有更多书的指导,和便利的网吧环境,学到的知识肯定更多,也可能是因为太多、太杂、不成体系,忘记也很正常,不像初中时期,内容就那么一点点。
因为网吧去得多了,对数据保存就有了很强的需求,于是在高阶段就有了人生中第一个U盘,参考:
https://www.qinyuanyang.com/post/416.html
高中电脑课
高中的电脑课,整体和初中电脑课差不多,但是还是有点区别,高中的老师确实是按电脑课本的内容来讲课了,也就是确实有电脑操作知识授课了,学校的电脑室也联了网,电脑是新电脑,就是配置极底,使用WIN XP系统,因为内存不足,应该是128MB,经常一不小心就会死机,使得人会有点烦。
上课时间只有40分钟每周,老师再怎么讲,同学们能听懂的几乎也是九牛一毛,因为大家和我一样,几乎全都是村里出来的,如果之前没有玩过是很难理解的,但我能听懂,并且老师讲完后我马上能实操,课程的主要内容是WORD和EXCEL的操作,WORD问题不大,但是EXCEL的公式,即使是我,理解起来也有点费解,当时在课堂上是理解不了的,但是在电脑课后,思考来思考去,突然有一天阔然开朗,想通了,再到某次电脑上,关于EXCEL的简单的实操已经没什么问题,内置的简单的公式调用也熟练了,坐在我旁边的同学,我也可以指导他们。
在课堂上老师讲完课之后,会给我们时间自己实操,但是同学们还是刷刷网页,玩玩游戏,这个可以理解,因为比起枯燥的课业,新鲜的网络世界更好玩,他们和我之前一样,探索起网络世界来,只是比我晚了几年。
在高中时期,对我影响最大的电脑老师,名字叫做杨柳,20年过去,不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他给我们留过邮箱,我和他在E-mail上有过简单的电脑知识请教,但是多年过去,他的邮箱我也找不到了,163邮箱里也找不到当年的记录。
他是真的想教会我们知识的电脑老师,有一次上课后,在课堂上给我们列出一个小表格的数据,要我们实操求和、求平均等操作,先是叫了两个同学上去演示,没有一个成功,最后他很明显地在教室里搜寻我,叫我上去给大家演示一下,我很快地利用公式完成这个任务,老师夸了我一顿,并拿我来给同学们讲了一通,叫同学们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并且特地向同学们指出我在实操过程中使用CTRL+X和CTRL+V快捷键,这是当时同学们几乎不可能做到的。
就是这节课,我发现老师知道我比其它同学懂得更多,不然不会在课堂上找我,但是他到底是怎么发现的,我不知道。
高中时期的关于电脑的考试,我考得很好,不过总体是很简单的,对其他同学就不一定,因为他们主要把精力用在游戏上,对电脑的应用性实操基本没有。
高中时看的电脑书
初中时没有买什么相关的书看,因为没钱,并且在小镇子里,眼界确实也很底,只知道看一些能让人纯粹快乐的书,虽然对电脑很感兴趣,但没有相关的书去找来看过。
到了高中就不一样了,生活费也多了点,离城里也近了点,有不少书店可以去淘书看,并且学校里还可以订阅自己感兴趣的书看,当时我对着那一大片订阅目录,找到了《电脑报》,就立即订阅了《电脑报》,高中三年都订有,每周一份。
除了《电脑报》,每次去市里玩的时候,都会去书店买电脑相关的杂志看,现在能找得到记录的有:《电脑爱好者》《网友世界》《黑客防线》《计算机应用文摘》《电脑迷》《黑客X档案》,这里有两本明显超出了我当年的知识范围,不过即使看不懂,也都看过一轮,在脑子里有了个印象,后面上大专学习的课程里,有时会回想起这些书里的内容,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比如其中说的SQL注入,高中阶段就不可能理解,还有被代码吓到,也是一本书中的内容,但具体是哪本书,忘记了,因为这个,大专时期的专业选择了【计算机网络技术】。
这些书极大地补充了我的知识,从市场变化、装机、硬件、游戏、软体、整机等各个方方面面的知识,都给我扫了一次盲,甚至我还给自己配起了电脑,虽然不可能真的买,但是从配电脑到装系统,都在纸上演练了一遍,电脑各个配件的作用,也悟得七七八八,连内存的作用都悟了出来,因为内存这种东西,这些书里没有说,只说容量多大,多少钱,关于内存的作用,一直是一个猜测放在脑子里,直到去桂林上了大专,才验证了我的想法是正确的。
当年还有一个记得的内容,就是内存的价格,在有一年的《电脑报》里看到1GB内存的价格是700多元,放了个假再开学,收到电脑报再看,发现价格变成了100-200左右,突然就觉得很奇怪,是不是印错了,后来才知道,原来在这个时间里,外面的世界变化很快,价格确实降得这么夸张。
高中三年,这些书一直没有间断,放假就带回家,但是积累在学校的书实在太多了,毕业的时候实在是带不回去,只好在学校门口卖了废纸,换了点钱,很可惜,留下的几乎没有,毕竟离家二十多公里,坐班车不可能一个人带回去五六十斤的东西,高考结束,父母当时是不在贵港的,而是在广东打工。
(能找到当时看的书的历史照片,左上角是当时我住的老家)
专业的选择
高考前就知道,如果要选专业,肯定要选计算机有关的专业了,具体有些什么,还不知道,反正是先确定了专业,再选学校。
2008年的高考,数学题特别难,就考了64分,但是冒似大家都差不多,还听说有人考了数学出来就跳了楼,我的高考的总分是多少忘记了,能勉强回忆起来的大概是这样,数学64,语文89,英语92,理综182,其它会考的分数有没有加不知道了,最终离二本差18分。
不过我知道自己的水平如何,如果大家都这样,这就是我的正常水平了,数学考64分也能离二本这么近,说明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去,我不想复读,复不复读结果也一样,所以下一步就是填志愿了。
首先选择专业,前面说到,因为高中阶段看了那些书,有被里面的电脑编程代码吓到,太过超出自己的理解范围,所以不太敢选软件技术,看了那个计算机专业有关的目录,最后选了【计算机网络技术】。
下一步就是选学校,在大专学校里,我的分数还是很可以的,所以我选择了当时广西里最多人选择的【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因为我觉得选的人多,那学校应该比较好,事实证明这个选择确实没有错,学校在桂林,城市的风景很好,学校周边的风景也不错,特别是学校的食堂真的非常好,关于大学生活,又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以后有空再回忆了。
这个学校在我毕业后,已经升本,学校改名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当时的学校大门,后来重建过大门,重建后的更好看)
大专里的课程
总体来说,我在这个学校里上的课不太用心,没怎么专心听讲,上课开小差太多,毕竟没有老师管,所以对我这种自制力不高的人来说,这种课堂就是消磨时间而已,结果就是学得不好。
数学类的课程,几乎是折磨,【高等数学】和【离散数学】是噩梦,考试后老师象征性地给了60分及格,概率论比前两个好点不需要老师给及格,可以自己考及格,线性代数在初中的时候自学了,所以没什么压力,考了98分。
专业课方面的,有编程课,有ASP的,有C的,有面向对象编程C++的,有数据结构,其它几个如何考试已经忘记了,但是这个C++的考试,就比较记得,考试就考了几道题,每题给一张白纸,在纸上手写代码,这个C++的课,那个老师上课的主要方式就是念PPT,我估计同学们学得很困难,包括我,这个课应该只是学校要求老师出镜的教学任务而已,所以没什么要求,但是内容倒是挺难的,在课堂上我几乎是看不懂的,不过我比较幸运,在学校的电脑室做勤工俭学,电脑室平时人很少,即有电脑又有时间,这些都是我用在电脑室的时间自学的,所以虽然考试用的是纸上手写的,但是这个我考得不错。
专业课的数据结构、数据库,学得一踏糊涂,这也怪自己蠢,这么难的东西,当时也不知道学来做什么,有些什么用途,所以一直找不到应用场景,所以上课几乎不怎么听,以当时我的智商,好好听也学不会,但是数据库虽然当时没学好,后来因为一些机缘巧合,开始自学PHP,才知道数据库的用途和用法,并且数据库自学得还不错,但是当我知道数据库怎么弄的时候,考试已经过了,可惜了,不然能考个不错的成绩,数据结构倒真的扑街,人太蠢,始终不得要领,关于PHP的自学,这是另一个故事了,以后有时间再好好回忆回忆。
专业课的网络技术,主要学的是【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的课程,那个时候中国学校上的网络课,还是思科的天下,这个专业课学得不好,不过还是能学到一些的,后来临近毕业的时候,老师还推荐我们几个同学到长沙蓝狐去恶补了相关的知识和实操,去长沙这件事,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下面的回忆有涉及:https://www.qinyuanyang.com/post/24.html、https://www.qinyuanyang.com/post/171.html,在校时学得不怎么好,主要还是自己不用心,和智商不够,不过毕业后第三个月就考了CCNA,毕业后一年,就考了CCNP,考到CCNA的,还有一个跟我很好的同学,叫傅显乐,可能是因为看到我考到了,他也发奋了一下,但是考到CCNP的,应该只有我一个人,下面的回忆有涉及:https://www.qinyuanyang.com/post/9.html,https://www.qinyuanyang.com/post/24.html,https://www.qinyuanyang.com/post/85.html
其它课程,比如电子电工、计算机组成原理什么的,对我压力不算大,毕竟不是我们的专业课,课程要求学得不深,并且有高中时期看课外书学到的一些皮毛,已经有过不少思考,到了大专课程这里,发现有些问题之前自己就思考过,就是“原来如此”的感觉,这种课没有挂过,上这类课的时候,其他同学一脸懵逼,我才发现我兴趣点以前是在这里,反而是专业课的网络技术之前一点都不懂。
毕业后的工作
毕业后,有不少同学没有做和计算机专业有关的工作,这也正常吧,毕竟为了谋生,不可能都做本专业的事情,只要能活下去,有什么活就干什么活。
我2011年毕业后到现在2025年,在3个公司工作过,一直做和计算机有关的工作,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本专业有关的事情倒是很少,十多年的牛马工作,这也是一个极长的故事,以后再单开一个回忆吧。